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速递 正文

全国表彰!陆伟教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

资料来源:      日期:2025年04月29日 16:43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陆伟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现场接受表彰。

陆伟教授将培养既有政治素养又具专业能力、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本科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向自己提问,通过不断思考与反思实现自身的提升。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提出并践行“三投入”理念,对学生多“投入时间、投入经费、并投入真感情”,就一定能够把学生培养好。坚持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带领教学和科研团队瞄准矿区“双碳”进行攻关,形成基于煤矿区“三废”的采空区CO2矿化封存与防灾减灾一体化协同技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做出重要贡献。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把论文写在矿区大地上”,将研究室和实验室延伸至矿山现场。强调学术导向,严把博士培养过程质量关。在学科建设方面,带领全院师生,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坚守育人初心,将个人的学习、工作与进步同学生的成才和学科建设的发展紧密结合。

陆伟教授长期扎根于矿山煤海,积极投身于科研和实践,将研究成果带入百里矿山,将项目推进至千米深井,在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上勇于揭榜,奋力攻关。在煤自燃基础研究方面,提出了“煤自燃逐步自活化反应理论”,该理论将宏观特性与微观结构变化相结合,开创了新的研究体系,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是近年来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构建了煤自燃测气-探温-声磁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成功突破了煤矿火区精准监测和智能预警的瓶颈,实现了对采空区灾害发展过程的透明化。开发出采空区多元信息融合的无线定向自组网与“传控”相结合的监测系统与预警软硬件平台,解决了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难题,实现煤矿采空区热动力灾害全域监测与精准预警;研发了面向火区特征的泡沫-胶浆-固化成体系防灭火新材料,为煤矿火区防治提供了高效技术手段与成套工艺。首次提出化学阻化方法,从本质上阻断和抑制煤的自燃,推动了煤自燃防治方法的根本性转变与进步;实现了胶浆材料的有机无机复配,显著提升了其防火性能和工程适应性;将聚氨酯基材料降低反应热及高效阻燃,并进行骨料化改造,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安全性并降低应用成本;在火源定位、治灾与固碳一体化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构建了复杂危险火区治理技术路线并进行了大量工程实践。通过对隐蔽火源探测与反演,形成的立体火源定位技术,提高了定位精度;提出的复杂危险煤矿区火区技术方法和路线,减少治理成本、缩短治理时间、提高治理成功率,并已在十余个大型危险火区治理过程中取得了完全成功,获得了行业高度评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陆伟教授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杰出人才(教工委)、安徽省“特支计划”、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杰青基金、全国“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安徽省“高水平导师”、安徽省“优秀导师团队”(负责人)、安徽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等。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安徽省创新团队等项目20余项;主持重要横向和治理工程8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3项(第一、七、九)、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挑战杯”一等奖(第一),其它科技奖10余项。在《Energy》和《煤炭学报》等发表论文120篇,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95篇;授权发明专利85件,国际专利5件。参与制修订《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5项;2023年度作为《煤矿安全规程》“防灭火”板块修订执笔人。任全国通风与安全专家委员会联络员、矿井通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学报》青年编委等15个社会和学术职务。

陆伟“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据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五年评选表彰一次,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的荣誉称号,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