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能源与安全学院分工会喜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表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的决定》,我校能源与安全学院分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建设深受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当好职工信赖的娘家人,是工会工作的永恒课题。能源与安全学院分工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学院发展中心,抓职工小家建设,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职责,以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为落脚点,努力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温暖型、和谐型等“五型”职工小家。
创建“学习型”职工小家,发挥工会思政教育职能。
发挥工会独特的思政教育功能,以寓教于乐为形式,创建“学习型”职工小家,潜移默化地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学院广大教职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传承学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师德风范。近五年,2人获校“先进女教职工标兵”;2017年1人获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2018年1人获安徽省“最美家庭”,2020年学校推荐参评全国“最美家庭”。近三年共发表21篇思政类论文,其中三类期刊11篇,二类期刊1篇(CSSCI核心期刊《思想教育研究》);获批思政类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获批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项,获校级社科类课题项目17项,获批校级工会教代会课题项目8项。1人获全国第六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家书一等奖;1人在安徽省教育厅关工委主办的五老杯征文中获三等奖。
创建“服务型”职工小家,促进学院职工建功立业
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力量与源泉,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学院积极开展青年会员的教学技能比赛,组织老教师到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其提高教学技能;搭建平台,让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或组建团队,推动“以老带新”模式教育,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组织开展“青年先进科室”和“青年岗位能手”以及“我心中的好老师”等评比活动。“服务型”职工小家为中青年教师的发展保驾护航,使其成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骨干力量,为推进学校和学院快速发展贡献力量。近五年,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1名教师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1名教师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名教师获“安徽省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1名教师获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1名教师当选中国煤炭学会第八届理事,1名教师入选安徽省第五批“特支计划”,2名教师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被评为省卓越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省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1名教师获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提名奖。
创建“创新型”职工小家,聚力学校“双一流”创建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学院教职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特色活动,立足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创建“创新型”职工小家,聚力学校“双一流”创建。近五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两个学科进入全国B类,在省属高校均排名第一;学科带头人袁亮院士领衔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列为学校唯一创建的“世界一流学科”,并入选安徽省Ⅰ类高峰学科,矿业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获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5项;发表高水平(SCI/EI收录)学术论文101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授权发明专利79项;获批国际合作项目1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级科研项目21项,获批纵向科研经费3648万元,其中到账经费2390万元。
创建“温暖型”职工小家,竭力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学院分工会坚持访贫送暖、募捐献爱、慰问病号、安抚病故者家属等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创建“温暖型”职工小家。开展“七一”慰问困难教职工,过年过节慰问退休老师,召开退休老教师新春座谈会,组织教职工健康体检等活动,创建“温暖型”职工小家。
创建“和谐型”职工小家,齐心协力共谋学院发展
因地制宜建设教职工活动室,购置文体器材;近3年,投入近4万元,新建了标准化的羽毛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添置了健身器材;投入13余万元,重新装修了“职工小家”并添置了硬件,极大充实了“职工小家”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和对学院的归属感,齐心协力共谋学院发展,创建“和谐型”职工小家。
目前,我校有21个分工会,其中,已有“全国模范职工小家”3个, “省级模范职工小家”14个。我校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以先进为榜样,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顽强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和学校“双一流”创建作出更大贡献!